从‘语言’到‘文明’的必然性

从本书的‘导论’ ﹐我们明白到语言文字就是大脑思维的主要工具。而且大家都会同意﹐语言(指‘口语’ 语言)能力是人类的天生本能﹐文字的出现是发生在语言之后﹐可以视之为语言功能的延长。

人类的行为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在行为上除了一些是本能的动作之外(如进食) ﹐大部份的行为都是大脑思维的结果﹐也就是人的行为直接受到思维的指引﹐而文明就是人类总体行为的产物。因此﹐如果我们要认识世界上人类思维的差异和各种文明发生背后的原因﹐就不得不从了解世界语言文字着手。在语言文字对思维和文明的作用里﹐文字虽然后于语言出现﹐但它却令到大脑的思维能力和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关于文字的重要性﹐在‘导论’中已作过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此也就不再赘述了。

有鉴于此﹐本章将己讲解世界文字的发展为主线﹐在语言方面只讲述一下世界语言的分类﹐至于语文的具体语法内容﹐将在本书以后的部份﹐以汉语与英语作为代表﹐另加一些其它的相关语言﹐再作出详细的阐述。

在现今的世界文字中﹐基本上根据文字结构中的表意与读音原理﹐可以粗略地把文字分为‘拼音文字’ 和‘表意文字’ 两种﹐我们都知道后者就是‘汉字’ ﹐而前者基本上就是汉语以外的语言。虽然它们通过不同的‘拼音字母’ 系统来书写﹐但书写符号都具有表音功能﹐都以表记语言发音作为记录信息的手段。而我们发现在世界语言中﹐只有汉字是例外的﹐汉字与别不同的地方是﹐它以‘表意’的方式指示概念﹐但是为什么偏偏只有汉字能够成为世界文字大家庭中的异数﹐ 只有它是直接通过文字的字形来携带语言信息的呢﹐而没有采用‘表音’ 的方式﹐‘表音’ 方式通过文字指示发音﹐再以发音来重组出携带语言信息的口语 。要知道在人类发明正式文字之初﹐图画式的‘象形文字’ 首先成为了人类用作记录‘信息’ 的工具 ﹐在读取记录下的‘象形文字’时﹐‘象形文字’ 所指示的信息再转换为可用语言读出的信息。不过﹐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只有‘汉字’ 能够完全继承‘象形文字’ 的表意功能﹐发展成为今天以‘表意’ 作语言表达的‘汉字’系统。

当我们读过本章﹐在了解过其它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曾经对发展‘象形文字’ 所作过的尝试后﹐我们就可以明白到﹐只有汉语能够发展出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书写系统﹐这也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现象﹐也是历史发生的必然结果。其它的民族也曾为‘表意’文字作出过努力﹐但是最后还是明白到﹐对于他们的语言﹐这种书写方式并不如拼音文字般有效﹐因此他们的表记工具也就很自然的走上了拼音文字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明白到语言文字对大脑思维模式的客观影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建基在文字模式的必然性上﹐这就说明现有的思维模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必然的客观现象﹐然后由思维模式引伸出了行为模式﹐由群体的行为而创造出集体文明﹑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在文明独立发展的情况下﹐整个文明的产生也显然具有了客观性﹐而不再是偶然发生的结果。那样﹐我们为历史而‘喜’ 或‘忧’ 所溅发出的泪水﹐其实也只是为必然的现象而发。现在﹐笔者通过下图总结一下从语言到文明的必然过程﹐可示之如下﹕

(如果‘语言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发生学’上的问题﹐就是在人类史开始时已发生的既定事实的话﹐根据以上的推演关系﹐文明﹑文化现象和历史结果就是语言形成之后的必然结果。)

为了阐述以上的论点, 现在就让我们从语言入手, 首先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几种在本章中将会提及的语言﹐有关它们所属的语系和世界语言的分类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