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先民作為人類的一分子﹐除了想了解大自然之外﹐當然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和人類本身﹐究竟‘人’ 是什麼呢﹐‘人’ 當中包含有什麼的信息呢﹐與外界的大自然—‘天’有怎樣的互動關系呢﹖這個問題最后到西漢的董仲舒那裡﹐就總結出一個集大成的答案﹐就是從‘天人感應’ 到‘天人合一’ 的結論﹐理論的產生過程就是‘象化思維’ 認知事物的當然結果。整個的認知過程就是由認知對象‘人’ 開始﹐以此為‘取象’ 與外界已有的‘象化概念’ —‘天’ 進行類比 認知﹐通過‘循象而行’ 的推演直至得到‘象化思維’ 所理解的完滿結論。如下﹕

由以上‘天’ ‘人’ 兩個‘象化概念’ 的‘互屬性’表現出﹐從‘天人感應’ 到‘天人合一’ 的過程與意義。‘人’ 和‘天’ 都具備了各自的特征和屬性﹐因此而‘互感’並不分彼此的‘合二為一’﹐這就是‘象化思維’ 通過‘天’ 對‘人’ 的認知而來的結論。當然在這裡的‘天’ 和‘人’ 對於‘象化思維’ 的理解﹐已不再是指示自然所見的‘天’和隻具血肉之軀的‘人’﹐而是一個‘象化概念’的‘天’和‘人’ ﹐其中包括的是‘象化屬性’ 而不是‘量化’ 信息﹐但是這正是‘象化思維’ 的理解對象﹐這點還請大家注意。

因為﹐‘天’ 與‘人’ 完全具有對方的屬性而合之為一﹐各具對方的‘代表性’ ﹐所以兩者存在互動性的行為模式。於是﹐漢代大儒董仲舒就根據對‘人天合一’ 的認知作為基礎﹐提出了具體的‘天人感應’ 現象﹐如下表﹕

因為﹐‘天’ 與‘人’ 完全具有對方的屬性而合之為一﹐各具對方的‘代表性’ ﹐所以兩者存在互動性的行為模式。於是﹐漢代大儒董仲舒就根據對‘人天合一’ 的認知作為基礎﹐提出了具體的‘天人感應’ 現象﹐如下表﹕

天感人應
天降美祥帝王興
天降妖孽帝王亡
天將陰雨人欲睡臥
夏多風暴君臣無禮
秋多霹靂王不從諫
秋多電火王不明察
春夏多暴雨王不聰明
庄稼不成王不容人
天降雨石苛政
秋曖春寒徭役過重
冬曖夏寒善惡不明
風傷五谷上下失敬
冬灦多霧形罰過重

這就是在對‘人’ ‘天’ 的認知過程中得到的信息﹐而認知所得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認為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