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与「君子」

在‘天人合一’ 概念中的‘人’ 为一个整体的‘人’﹐也就是宏观认知中的大人群﹐说得准确一点﹐就是在‘人’ 的‘象化概念’ 中所包含的只是人的‘属性’。在认知中对‘人’ 与‘天’ 作‘取象类比’﹐所以得到‘天人合一’ 的结论﹐这是‘人’ 和‘天’ 的共同认知(注﹕虽然汉代董仲舒通过‘天人交感﹑天人合一’ 的方式﹐完整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其实‘天人合一’ 的基本观念自先秦孔孟老庄时早已有之﹐董仲舒的理论是集大成之作。) 。

在此之后﹐孔子以‘人’ 本身作为认知对象﹐就对‘人’ 作‘类比’ 认知。要能够准确客观的分析出有关‘人’ 的属性﹐也就必须对为数众多的人进行大量的观察﹐最起码就是多于一个的人﹐这就是‘二人’ 的概念。这‘二人’ 也正是‘仁’ 的本意﹐指‘两个人’ 。因为只有把两个人或多个相比﹐才能够类比出‘人’ 的特征或特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差异。如果用实际易懂的说法来解释就是﹐人是群居的动物﹐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际互动、相处行为﹐才能够观察出‘人’ 的行为特点﹐或者可称为‘人’ 的操行品德。‘象化概念’ 是一种 ‘属性’ ﹐‘象化思维’ 就是以这样的‘属性’为概念的思维模式﹐而‘人’ 的差异程度可以反映在道德情操上﹐这差异由观察可知﹐可见之于行为﹐但并不能‘量化’﹐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来评估‘道德’ 的高低﹐于是对‘道德’ 的认知就符合了‘象化思维’ 的模式。这样﹐‘象化思维’模式对认识‘人’ 的‘属性’ 就显得再适合不过了。对‘人’ 里面较‘正面’ 的道德行为﹐可通过如下的认知过程得到﹕

除了建立‘仁’ 为新的‘象化概念’外﹐先民再套用‘象化思维’对现有的‘阴阳’ 概念来认知‘人’ 的内容:

因此﹐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 中﹐孔子曾经提出‘君子’ 这个概念86次之多﹐而‘小人’ 则有23次。每次提起‘君子’ 或‘小人’ ﹐在大脑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其实就是‘象化概念’ 在信息量上的扩张过程﹐直接来说﹐就是通过孔子的指点语把信息加入到这个‘象化概念’ 中﹐以‘象化概念’ 的 ‘扩张性’ 来包容这些信息。‘仁’ 在《论语》中也出现过54次之多﹐而以‘仁者’ 的概念出现也达19次。但是在‘儒家’ 的典藉中就从来没有对‘仁’ ﹑‘君子’ 和‘小人’ 等概念作过准确‘定义’﹐可见作为全部道德之总名的‘仁’ ﹐作为具有高度道德品行的‘君子’ ﹐以及与君子相反的‘小人’ 等概念﹐的确是一种只可表述而不可完全定义的概念﹐唯有让‘书读多了﹑其义自见’ 来理解﹐因为‘象化概念’中携带的只是属性信息而已﹐对这些属性的认识就需要从阅读大量的文章典藉中揣摸了﹐这就是‘象化概念’ 的特点。

现在﹐再举‘仁’ 的‘象化概念’为例﹐它指示的信息是人应有的道德根本和所有价值观的源头﹐它包含了生活行为各个方面的有关信息﹐如果用人伦和生活方面的概念去提炼‘仁’ 的话﹐就得到‘仁’ 在这些个别环境下的概念﹐从而也可见‘仁’ 的包罗万有了﹐如下﹕

‘仁’ ﹑‘小人’ 和‘君子’这三个概念都是指示‘人’ 在思想行为方面的特征﹐它们所包含的属性信息﹐也完全符合了‘象化信息’所具有的‘无限性’ 和只记录属性特征的信息模式。先民对道德的认知历程就通过‘象化思维’ 模式开始﹐并且因为有关‘人’ 的属性信息与‘象化概念’ 的信息特征完全吻合﹐所以先民也就视道德学问为哲学思想中的主要发展对象。

先民除了用‘阴阳’分出‘君子’ 与‘小人’ 之外﹐‘八卦’之象同样也应用到对 ‘君子’ 概念的认知上。因为立‘君子’ 之‘象’﹐并且宣扬君子的内容﹐就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正面’教材﹐而‘小人’ 当然就是‘反面’教材﹐所以对‘君子’ 的研究就具有了说教的用途。我们还记得﹐‘象化思维’除了‘取象类比’ 之外﹐还有‘循象而行’ 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是指引行为的基础﹐行为也是思维的结果。有了‘君子’ 所作的‘榜样’ 为‘象’ ﹐大家也就自然跟随而行﹐竞相仿效﹐这就是‘象化概念’ ‘君子’ 能够起到的社会功能。因此﹐对‘君子’ 概念也就不惜再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认知。(有关‘布象’ 以让人学习跟随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本书在其后的部份还有专门论述。)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八卦’ 与‘君子’ 之间的认知关系吧﹕

而这种通过‘象化概念’‘君子’ 的行为道德程度来指示的‘六十四’ 卦﹐就是《易经》(‘易经’ 与‘易传’ 组成‘周易’ ﹐‘易传’是后来由孔子或后世儒者所著有关道德思想的内容﹐而‘象曰’ 部份属于‘易传’ 的部份﹐本书所提的《易经》指的是综合的‘周易’ 。) 中每一卦后所有的‘象曰(辞) ’ 部份。先民也就可以通过‘八卦’ 来认知‘君子’ ﹐以下是《易经》中头5卦后的‘象曰’ ﹕

卦名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云﹐雷﹐屯﹔君子以径纶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如果﹐我们还记得本书之前所提及过‘象化三段论’ 的推导模式﹐我们就可以明白到‘君子’ 的内容就是从‘卦象’ 中推导而来﹐‘八卦’ 所指示的是‘天地万物’ ﹐也就是‘天’ 的属性﹐而‘天人合一’ ﹐从‘八卦’ 卦象作为基础也就‘类比’出‘君子’ 的内容。因为先有天地万物再有‘君子’ 的出现﹐所以根据‘象化三段论’ ﹐‘象化思维’ 就认为‘君子’ 的内容推导自天地万物的概念﹐这就是说‘君子’ 理论的注脚就在《易经》的‘卦象’中。正如平面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在《几何原本》中一样﹐要学习几何学不能不读《几何原本》或直接学习其中的‘公理体系’。同样道理﹐要学习儒家思想的‘君子理论’ ﹐不能不读《易经》﹐因为《易经》提供了‘君子’ 理论的根据。以下是以‘坤’ 卦的‘象曰’ 为例﹐说明其中的‘象化三段论’ 关系﹕

对‘君子’ 的认知离不开了‘八卦’ ﹐因此昔日孔子好‘易’而作《易传》﹐写成《易传》‘十篇’(又名‘十翼’) ﹐为‘易’ 理论作过系统的论述。孔子好《易》的原因﹐可以从弟子问孔子为什么热衷研究《易》来反映﹐子曰﹔‘吾观其德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可见‘象化思维’ 就是以‘易’ 中描述大自然的变化理论来作为‘德义(道德)’ 的根据﹐从中类比出道德的内容。正如《道德经》言: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的行为准则应以天地自然为根本, 其中指明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后世的朱子(朱熹) 也为《易经》作‘ 序’ 而成‘ 朱子易论’ 。所以在‘象化思维’ 模式的作用下﹐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就以《易经》为经典﹐正如西方数学乃至科学体系离不开《几何原本》的‘公理体系’ 一样﹐《易经》也成为了儒家经典的‘五经’ 之一。

孔子又在‘仁’的基础上﹐以‘仁’ 和‘人’ 作类比而得出‘仁者’ 的概念﹐相对‘仁者’ 就是‘智者’ ﹐这‘仁者’ 在《论语》被孔子提出过19次﹐而‘智者’ 也有8次之多。这‘仁者’ 与‘智者’ 往往在《论语》 中以对照的形式出现﹐就如同‘君子’ 与‘小人’ 一样有成对出现的对比性。以‘象化符号系统’模拟‘仁者’ 与‘智者’ 概念的生成过程可如下﹕

孔子观察了‘天’ 的特性﹐得出‘天’ 作为自然性的‘天’ 对‘万物’ 和 ‘人’定出了规限﹐万物只能在这规限之中生息发展。在另一方面﹐又理解到‘命’ 作为‘命令’ 中带有规限性和必须的服从性的意义﹐于是‘象化思维’就以‘天’ 和‘命’ 作‘取象类比’﹐得出了‘天命’ 的内容﹐然后再以‘天命’ 的‘象化概念’反馈回‘天’ 和‘命’ 的‘象化概念’中而充实了只两个概念的内涵﹐令到‘天’ 与‘命’ 有了更丰富的信息内涵。以‘象化符号系统’ 阐述的过程如下﹕

如果我们用‘象化符号系统’ 总结一下‘象化概念’ 的扩展过程﹐可如下﹕

在孔子的理论中﹐‘命’ 和‘天’ 的概念都得到了扩展﹐尤其是‘命’ 的概念﹐就不再是简单的‘命令’ 或‘生命’ 了﹐而是‘天命’ 观中的‘命’ ﹐随之而来的延伸就如‘生死有命﹐富贵由天’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中的思想。‘命’ 的概念到孟子那里﹐再用来解释其它的问题。可见‘象化概念’ 对于建立‘象化思维’ 的理论起到了核心作用﹐整个理论基本是围绕着‘象化概念’ 来发展的。有了‘天命’ 观的建立﹐孔子就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观点﹐立下儒家精神生命中的重要准则和指导思想。‘知其不可为’ 就是无法逾越之‘天命’ ﹐但要‘为之’ 就是明确了‘是非’ 后的‘择善固执’ ﹐一种必须执行的责任— 义﹑一种实现超越生命的道德价值—仁﹐这种思想指出了作为人﹐所要实现和圆满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践仁知天’ 。‘践仁知天’中的‘知’ 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化概念’﹐从‘知我者其天乎’ 和‘天知’ 充实了‘知’ 原本只有‘知道﹑了解’ 的内涵。在这基础上﹐因为‘天’ 与‘人’ 是‘合一’而‘交感’的﹐所以‘人’ 应要回报‘天知’ 而实现‘践仁知天’ ﹐‘人’ 与‘天’ 通过了道德行为的桥梁而实现‘合一’。 到此为止﹐‘象化思维’ 模式 以‘象化概念’ 和‘象化推演’ 为本﹐建构出的‘人本’ 理论在感性上的确有一种气势磅薄之精神生命﹐给予‘循象而行’ 的个人从宏观上﹑高空中俯瞰了人生过程应走的道路﹐所以在历史中的志士仁人也前俯后继而起﹐实践着‘践仁知天’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精神生命。

‘象化概念’中信息量的‘无限性’ ﹐令到‘象化概念’ 可容纳无限的信息﹐而在性质上的特征性/属性﹐即可以把信息的范围通过属性为联系而跨越得更远更广﹐甚至对于本来需要以时间收集和总结的信息﹐在以属性方式的总结下﹐一下子就可以把信息盖括过来而成为‘抽象’ 的道理﹐这种‘象化概念’ 内的属性信息其实在先天上就具备了这种‘抽象性’ 。生命中的道理也在这种‘属性’ 的归纳下一目了然﹐‘形而下(量化) ’的生命在属性的过滤后成为了‘形而上’ 的精神生命﹐‘循象而行’ 的思维模式令‘象化思维’ 更重视‘精神’ 属性﹐也就是为精神生命可以较轻易放弃可‘量化’ 的生物生命﹐这就是‘杀身成仁’ 和‘舍身取义’ 的精神基础。‘象化概念’ 的特性的确就是一件有效的工具﹐帮助先民认知和处理‘形而上’ 的道德问题。因此在距现今的二千年前﹐先民就已经发展出直到现今仍具永恒价值的‘人本哲学’ 体系和‘人生观’﹐ 完整的‘人生观’ 在西方要等到基督教的产生后才出现﹐但这已是400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