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

笔者还想介绍另一种‘象化理论’ ﹐这就是‘玄学’ 其中之一的‘风水学’ 。先民在对环境作观察和认知的时候﹐发现某些地方的动植物繁衍茂盛﹐人畜皆宜居住﹐而且自然风光美丽。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象化思维’ 的先民就展开了‘取象类比’ 的认知过程﹐可示之如下﹕

因此﹐‘风水学’ 经典《葬书》中有提到﹕‘《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生气’ 之‘气’ 就是先民认为令人﹑动植物都得到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所以古人要‘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以此来收集这种‘生气’。另外﹐‘象化思维’ 的先民对于‘死人’ ﹐特别是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先逝之人—祖先﹐有着一种特别的认知。如下﹕

可见‘祖先’与‘今人(自己) ’已融为一体﹐互属并且互相影响﹐正如一体的两面﹐一面为‘我’ ﹐另一面为‘祖先’ ﹐而且两者之间有‘气’ 与‘血脉’ 的相连﹐‘今人’ 中也有‘祖先之气’ 的属性。现在的人需要‘生气’ 之‘气’ ﹐只要祖先能够得到‘生气’ 的滋润﹐就如同自己得到的一样﹐再加上祖先繁衍了自己﹐对‘我’ 存有‘生我者’ 的关系﹐所以祖先所得的‘气’ 也对我有所助益。因此﹐先民就不仅注意现在生活环境的风水﹐也注重‘先人’ 居住地‘阴宅’ —坟墓的风水情况。这就是‘风水学’ 的功能所在﹐通过‘祖先之气’ 和‘今人之气’的改变来达到服务‘今人’ 的目的。

先民以‘象化思维’ 的认知到‘生气’ 即‘气’的存在﹐而‘气’ 是由‘风’ 即是气流﹐和‘水’ 也是‘水流’ 为载体的﹐虽然‘风’ 和‘水’ 有运载‘气’ 的功能。但是‘风’ 和‘水’ 流动得太猛的话﹐反而会把‘生气’ 带走。因此先民又从观察自然界万物中‘取象’ 来找寻答案﹐找出如何把‘气’ 留住的方法。最后﹐得到‘龙真’ ﹑‘穴的’ ﹑‘水抱’ 和‘沙环’ 这四个基本的‘象化概念’﹐从而构成‘风水学’ 的理论基础。过程如下﹕

这套以‘龙真﹑穴的﹑沙环﹑水抱’ 的标准来选址的方式﹐开始时主要用在选择墓址方面﹐当然先民在文明之初的时候﹐主要生活在与大自然紧密接触的环境里﹐因此也可以应用这套原则来选择本身的住所。但到了后来﹐城市﹑村落开始形成﹐先民就要面对在人为的环境中选择住址的问题了。幸好﹐‘风水学’是一套‘象化思维’ 的产物﹐‘龙穴沙水’ (‘龙真﹑穴的﹑沙环﹑水抱’ 的总称 )概念是理论中的核心‘象化概念’﹐是作为理论推演和判断的基本元素﹐因为它是‘象化概念’﹐所以它也就具备了无限扩张的能力﹐其中包括的‘属性’ 也可以适用到人文的居住环境中。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先民又要在村落﹑房屋的环境中﹐通过现有的‘象化概念’ —‘龙穴沙水’ 对新环境进行‘取象类比’ 的认知过程﹐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由此可见﹐‘屋梁﹑池井﹑墙壁﹑街道’ 通过‘取象类比’ 后就可以具备了‘龙穴沙水’ 四大基本元素的‘代表性’﹐这样‘风水学’ 也就可以适用于人为的居住环境。不仅如此﹐通过‘取象类比’ ﹐甚至在平原旷野这些新环境中﹐也可以把新的地理特征归纳进‘龙穴沙水’ 的概念中去﹐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同样﹐在风水学中也引用了表示方位的八卦概念﹐这样地理上的方位也可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而变得复杂多样了。现在﹐我们对风水理论具备一定的了解后﹐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风水理论可以如何套用到理论模型中吧。

图中的程序为﹕

  • 把观看到的环境位置转换成为‘风水’ 理论中的‘象化概念’。
  • 以理论内容作为‘象化概念’的推演依据。
  • 输出结果包括相对应的‘人事象化量’ 和‘象化’位置。
  • 把位置的‘象化概念’转换成物质的位置﹐而成为调整或主导建筑设计的蓝图。
  • 新的位置对‘人事物质’可能造成影响。
  • 把人事物质的发展转化为‘象化概念’﹐如‘官运’或‘财运’ 等。
  • 把以前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作比较。
  • 反馈差异作修正理论的依据。

从以上的理论模型可见﹐‘风水学’ 同样具备了作为‘理论’ 的各种条件和元素。它与‘命理学’ 一样﹐以‘象化概念’ 作为理论的推演元素和数据﹐所以也在‘诠释’ 量化数据﹐如准确的位置时﹐同样需要面对‘主观性’ 和因人而异的‘偏差性’ 。除此﹐‘风水学’的最终目的是带给人‘生气’ 从而改变‘命运’ —人事变化﹐这也是所有‘玄学’ 的终极目标。因此也同时面对着因时间久远而造成在‘结果’ 返回上的困难﹐风水布局的最终结果并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见效。不过﹐‘风水学’ 之所以较其它的‘玄学’ 分支更受大家的欢迎﹐这是因为在步骤5中﹐按风水理论所设计的环境﹐直接在居住的舒适度﹑布置美学﹑建筑规划学﹑地理学和景观学等方面令人受益。风水学中讲究的‘风水’ 也就是要‘藏风得水’ ﹐有风有水的环境谁不喜欢居住呢﹐居住环境的舒适自然也可以正面的影响到人的生理和身理状况。又好像‘风水学’ 中有居所不可近桥梁﹑屠场和坟墓等原则﹐如果从居住环境的卫生和噪音角度来考虑﹐这也是应该避免选择的居所。中国所有的传统建筑都根据风水理论来设计和建造﹐它们又是何等的美观﹗所以﹐我们知道不论风水学是否能达到它预期的目的﹐最起码的﹐它已对心理学﹑美学﹑建筑学﹑环境地理造成了正面的影响。这是它的‘副作用’﹐同时也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所讲的内容可由下图作出归纳﹕

虽然‘风水’ 所造成的结果如同其它的玄学一样﹐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能够把对物质世界造成的结果返回到理论中﹐所以在理论的反馈方面也造成了困难(如上图)﹐也使到理论不能发展出更高的准确性。所以‘玄学’ 理论的‘玄’ 字之意﹐基本上除了在理论中﹐诠释‘象化概念’ 上的偏差性而言﹐也是对理论在缺乏修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误差而发的﹐还有需要长时间来等待结果﹐这就缺少了一种实时见效的说服力。不过在另一方面﹐‘风水学’ 却以‘副作用’ 的形式﹐改善了我们实际的居住环境﹐这些如美感或舒适度上的改善﹐却是具有较大说服力的正面因素。因此﹐‘风水学’ 也就被人们广泛接受了。读者可能会问﹐是否有一种的 ‘象化思维’ 的产物﹐能完全满足在理论模式中各个步骤的要求﹐那样是否意味着﹐这种‘象化理论’ 就能成为一种更广泛的理论﹐甚至是一种‘应用技术’ 从而有效的服务人类呢﹖对﹐笔者可以肯定的回答‘是’ ﹐只要有一种理论能够做到追踪结果并有效地把结果返回到理论系统中﹐然后与预测的理论结果作对比的话﹐也就是在理论每次都能做到把结果成功返馈作修正的情况下﹐‘象化理论’ 同样能达到‘技术理论’ 所要求的功能。这一种‘象化理论’ 就是‘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