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量化思維'
欧洲在本书所指的是曾经在罗马统治下的欧洲地区﹐也包括了现在的德国和俄罗斯﹐这是本书所界定欧洲的范围﹐她们具有相同的语言特征﹐她们的语言与希腊语和罗马拉丁语同属‘印-欧’ 屈折语系。这个地理上的欧洲概念﹐主要包括罗马城地区的意大利﹐直属拉丁语系的法国和西班牙﹐属‘日耳曼语系’ 的德国和英国﹐还有属‘斯拉夫语系’ 的俄国。以上所提及的国家﹐在欧洲历史中﹐虽然在国家统一的时间表上有先后次序﹐但是她们都无愧为欧洲政治﹑军事﹑文化和学术史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尤其是在文化思想上的地位﹐以上国家中的法国﹑英国和德国更是‘文艺复兴’ 后期西方文化学术创造的‘火车头’ ﹐意大利则是‘文艺复兴’ 的发祥地﹐又是天主教教皇国的所在地区﹐西班牙虽然在文化建树方面相对较少﹐但是她却是西方最早的殖民帝国﹐曾经有过称霸欧洲的海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国是西方‘工业革命’ 的源头﹐也有着显赫的学术成就﹐法国是传统欧洲文化的摇篮﹐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过耀目的成就﹐特别是西方的学术巨人中﹐法国人所占数量最多。德国同样拥有在文化和学术方面的耀目成就﹐而且作为后起的工业强国﹐她的工业成就已经远远抛离其它传统的欧洲强国如英国﹑法国和俄国。俄国作为欧洲国家﹐她在苏联成立之前﹐各方面都不见得很突出﹐但是在政治和军事影响力这方面﹐欧洲的其它强国也不能把她置于局外﹐欧洲事务在传统上﹐总要有她的参与才算完整。当苏联在俄国成立后﹐她在工业﹑科技和军事政治方面的成就令她一跃成为了世界级的‘超级力量’ ﹐而不再只是一个欧洲强国。以上这些国家都位于本书所提及的欧洲范围﹐对于西方这个概念﹐笔者会把欧洲加上美国而成为‘西方’ 这个总体概念。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下﹐在后罗马时代﹐欧洲人怎样通过‘量化思维’ 模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吧。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以‘数学(包括物理)’ 的发展来论述‘量化思维’ 对认知过程和发展学术理论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在有关数学的内容上﹐上一节已经交代过有关欧洲人发展‘数学符号’的过程。因此﹐本章对此也不再作重复论述﹐只是直接讲述有关的数学成就和思想发展﹐从数学和思想的发展中捕捉‘量化思维’ 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拓展。
古希腊人的‘量化思维’ 起源自她们的语言﹐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她们发明了能完全表记语音的希腊字母。这一套文字符号启发罗马人创制‘拉丁字母’ 来表记她们的拉丁语﹐因为拉丁语与古希腊语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语言特点﹐所以只要应用同样的表音原理﹐再定义字母表记本身语言的‘音素’ ﹐为了让字母系统完全配合语言﹐只要在字母字形上稍作改良﹐这样就可以制造出一套为本民族语言‘量身订造’的文字系统了。当拉丁字母产生后﹐罗马人就可以具备了与古希腊人一样的语言和文字﹐也就是拥有了完全相同的思维工具。在语言上﹐两者都是语法相同的‘印-欧’屈折语﹐在文字上﹐也有同样功能的‘完全表音’字母系统。因此﹐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大思维工具上﹐他们都达到了完全一致的水平﹐因为思维模式来自思维工具的使用﹐换句话说就是思维工具在决定认知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思维模式﹐在使用基于相同的语言和文字工具的情况下﹐‘量化思维’模式也随着语言文字而转移到罗马人身上。随着罗马的政治和军事扩张﹐加上天主教在欧洲大陆和英伦群岛的传播﹐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的变体形式﹐也就成为了其它‘印-欧’屈折语民族所采用的文字。本书所及的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使用了拉丁式字母(俄国的西里尔字母根据希腊字母制成) ﹐并同时也继承了以同等语言和文字为工具的‘量化思维’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