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道’現象與 ‘象化思維’

現在, 國人很流行學習狼的品性, 以狼的行為作為爭相模仿的對象, 推崇 ‘狼道’精神, 以 ‘人性’ 貼近 ‘狼性’ 。 特別是企業的干部員工更提倡以‘狼道’來管理企業與處理業務, 實現在企業競爭的優勝劣敗中勝出, 有些企業家也提到企業團隊需要 ‘如狼似虎’ 。

‘狼道’之所以在國人中興起, 說到底,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象化思維’的產物, 在這種現象中的思想, 也是完全符合我們的思維方式 —‘象化思維’模式的。 現在, 筆者以《狼道》(王宇編著,中國物質出版社2005版) 一書為例子對此現象作分析。此書全書分為若章節, 但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這個模式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狼的自述: 這是以狼的角度來作主觀自述 (當然這隻是以人為想像的方式作人而非狼的 ‘自述’) 。
第二部分: 以人的觀察為角度, 描述狼在森林中的生存行為。
第三部分: 通過以上部分有關狼的心理和行為作綜合類比, 羅列出大量有關在歷史中和當今, 發生在東西方世界的人類故事。

以 ‘象化符號系統’對以上內容作屬性分析, 可示之如下:

簡單來說, 就是找出帶有 ‘狼性’的人類行為, 而且這些行為又要求是一些在人類自相競爭中的成功例子, 可示之如下:

我們要知道, ‘象化思維’模式中包含有 ‘象化三段論’的思維操作, 簡單介紹如下:

(有關 ‘象化三段論’內容, 請參考拙作章節《八股文與傳統教學模式》)

狼行為是大自然中的一種生物現象, 這是自然規律中的一部分, 現在從那些己經發生與即將發生的具有狼性的人類行為那裡, 就可以看到‘狼’行為的影子, 人類這種行為也就是自然界中狼行為的放大與延伸。因此, 人類的狼行為就找到了在大自然中的根據(理據)或注腳了, 從大自然中的狼推導出‘狼道’行為, 而狼作為動物, 不但可以在動物界中立足且繁衍不息, 所以如果把‘狼性’行為搬到人類舞台上也可以成為致勝之道, 它的道理就在大自然的狼中, 不言自明。 通過 ‘象化思維’的 ‘三段論’操作, ‘象化思維’會覺到 ‘狼道’很具說服力, 同時也傾向於以 ‘象化三段論’的方式來認知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拙作中已舉出大量的例子, 其中有:

  • 筷子的發明:

    (詳情參考拙作章節《筷子-‘象化思維’的飲食工具》)
  • 動物拳(例:蛇拳/螳螂拳)的出現與其他武術內容

    (詳情請參考拙作章節《武術-‘象化思維’的摶擊術》)
  • 成語與八股文的結構

    (詳情請參考拙作章節《八股文與傳統教學模式》)
  • 易理’為儒家經典的原因

    (詳情請參考拙作章節《仁與君子》)

這也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言: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這裡的 ‘法’就是 ‘效法/仿效/模擬’, 這是‘象化思維’一貫的行為模式, 其思維操作的根本就是我們所講的 ‘象化三段論’ 。

由以上的簡單論述可見, ‘狼道’現象其實隻是‘象化思維’產物中的一員, 所以它會發生在中國, 這難怪國人對它也非常的熱衷, 趨之若鹜。‘象化思維’通過 ‘取象類比’的方式, 善長於從生活與大自然中吸取創造的靈感和生活的智慧, 但是如物理學的‘相對論’、現代經濟與管理理論、 電腦、互聯網等新理論與事物, 卻是無法從現有或過去的事情中‘類比’產生的, 這就非要依靠西方的 ‘量化思維’模式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