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 的纲领
总合以上的论点﹐从‘大思维’的需要而制定出‘大战略’﹐而前者的‘大思维’是一个概念式的理想﹐它的实现来自於後者‘大战略’的实施﹐可以说‘大战略’的内容决定了‘大思维’的可行性。如果不让‘大思维’的理想成为‘空中楼阁’的话﹐就需要对‘大战略’作出现实可行的计划。因此﹐本书只提出‘大思维’的概念与理想性的目的﹐但重心郤会放在‘大战略’内容的论述上﹐因为再高谈‘大思维’就有如高呼理想口号一样的不切实际。‘大思维’不能再成为‘东西合壁’一样的‘高论’﹐因为里面没有指出‘东’与‘西’中哪一部份的内容可以‘合壁’﹐又是如何的‘合壁’﹐就算是指出了其中‘合壁’的部份﹐这也可能只是从观察表象行为所得的结果。笔者认为﹐‘大战略’的制定与具体的执行﹐关乎‘象化思维’模式能否‘进化’为‘大思维’的最终阶段。这正如‘大战略’之名中的‘大’字一样﹐是一个关乎民族生存竞争的大课题﹐笔者自觉以一已之才智﹐是不可能完全勾划出‘大战略’的整体蓝图﹐‘大战略’应该是一个为全球华人的战略利益与文化而集思广益的课题﹐一个携手努力的合作项目。笔者在此﹐希望以‘抛砖引玉’的初愿﹐以本书的分析结论作为论据﹐从叁方面对‘大战略’的内容提出几点方案﹐籍此希望能引起更为广泛深入的讨论﹐集众人之智与行动完成‘大战略’的宏远构图﹐笔者在此只能尽绵力而为之。‘大战略’ 有之下叁方面的内容﹕
- ‘象化思维’的‘外科手术’﹕
‘象化逻辑’的全面终止
‘象化概念’ 与‘取象类比’的保留
‘槓桿作用’的保留价值
‘汉语文’优势的发扬 - ‘量化思维’的引入﹕
以‘量化思维’作为唯一的认知工具
‘量化先行﹐象化次之’﹔在面对找不到‘量化点’的迫切问题前﹐‘大胆假设(‘取象类比’分析)﹐小心求證(‘量化认知’随後求證)’ 。
以创造‘符号’的方式﹐推进认知的深度。
以建立‘系统’—‘逻辑量化点’的方式﹐解决长线问题。
以发明‘工具’ 的方式﹐解决操作问题。
对英语的掌握 - ‘大战略’在‘普及教育’中的意义
中文的教学内容
英文的教学内容
数学的教学内容
历史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