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首先由中国人发明, 它作为由中国军队的常规武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就拥有5万人的弩军, 当时的汉人认为弩是中原对抗四夷最具杀伤力的利器, 他们已经懂得在指挥弩军时, 让弩军排成数列, 前列的在放箭后退到后排上箭, 后排的上前继续发射, 这样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弩箭群, 这种做法与西方火枪排的连续发射如出一截。


(左上图为发明於11世纪的中国'式弓', 可在15秒内发射11枝箭, 右上图为弩的复品)

弩有不同的尺寸, 小有如手枪一样大, 大的有如大炮一样, 在开始时, 开弩全凭双手的力量, 但后来在发明了装在弩手皮带上的双钩后, 弩手就可以站着用腿肌和背肌开弩, 这叫做 ‘腰开’ 。对大型的弩机, 就需要用绞车来拉弦。 弩的网格式瞄准器也是由中国人在1世纪时发明的, 它的原理与现代高射炮用的类似。 瞄准具安置在弩托的前后两端, 分别由竖直的和水平的细金属丝在框内彼此交叉组成。 为曾加弩的火力, 连发弩在11或12世纪时出现了, 这种弩能在一瞬间连发12支箭。


(1601年的 '多发弓'木刻图, 可一次过发射6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