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彈, 手榴彈, 地雷和水雷
11世紀上半葉, 中國人發明一種稱為 ‘霹靂炮’的炸彈, 它被封在一個薄竹筒中, 利用拋石機發射, 也可以用於手投。 它帶有導火線, 有的是在發射前用熾熱的火棒來點燃。 在1276年, 中國人還使用了照明彈, 又稱之為 ‘信號彈’ , 中國人發射點燃后像煙火一樣的照明彈, 用來向遠方的軍隊傳遞信號。
到了13世紀, 中國人的炸藥研制逹到了將它們用作地雷的階段, 地雷上帶有自動點火的觸發裝置, 有的觸發裝置用了燧火和鋼火鐮, 它們被細繩自動觸發后就撞擊而把火星送到火絨上, 然后火絨將通向地雷的充滿火藥的導火線點燃, 這種地電觸發器似乎就是燧火槍的前身, 歐洲要到了1500年才出現第一支燧火槍。 除了地雷外, 中國人還發明了水雷。 水雷用熟鐵制成, 裝在沒入水下的木板下, 用石頭來配重, 導火線是一根細香, 它裝在水雷上方的一個容器內, 細香的長度用來控制導火線燃燒的時間, 隻把水雷順流向敵船放去, 當香燒完后就可引爆水雷。 這種14世紀的中國水雷要比歐洲已知的水雷制造計劃早了2個世紀。

(14世紀名為'地飛天'的地雷)

(17世紀帶導火線的手榴彈)

(蒙古兵在入侵日本的戰役中使用飛行炸彈的畫面)

(造於16世紀的一種布雷艦, 到逹目標後, 船體分離, 燃著炸彈的前部面敵人, 後部可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