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式天文儀器

天文台是根據天文赤道坐標來安裝和定位的, 這是中國自公元前2400年以來的做法, 而歐洲在採用了中國人的坐標方法前, 卻使用黃道坐標系統。 中國發明的赤道式天文儀器稱之 ‘渾儀’, 它的形狀是一些精確刻有天圈度數的大型金屬環, 然后將代表不同天圈的若干金屬環在相互交叉的兩點處連接起來而形成球狀框架的儀器。 這種儀器內裝有窺管, 人們可通過它來觀測特定的星體, 窺管可沿著赤道環移動直至找到一顆星體。 中國人以 ‘天極’為中心把天空劃分為28個天區, 稱為 ‘宿’。 在找到星體后, 就可以讀出標在赤道環背后面相對於它垂直的子午環的度數, 這個度數就表示了星體在沿赤道上的准確位置, 也指出了它所屬的天區, 通過這種方法, 中國人就可以非常精確的繪制星圖。


(郭守敬建造的渾儀(渾天儀))